— 分享 —
— 收藏 —
编辑:唐宋小编 来源: 唐宋 日期:2025-04-30 浏览量:46
文章标签 聚焦
一、粗钢调控预期落空的背景与影响
政策执行力度不及预期
尽管2025年国家持续强调粗钢产量调控,但实际执行面临阻力。例如,新疆地区钢厂虽宣布减产10%,但因其粗钢产量仅占全国1.28%,对全国供需格局影响有限。此外,3月流传的“江苏减产1400万吨”等消息因缺乏官方确认,市场逐渐转向观望,减产预期对钢价的提振作用减弱。
供给端压力仍存
数据显示,2025年1-3月全国粗钢产量同比增长0.6%,4月中旬重点钢企粗钢日均产量环比进一步上升1.5%,表明供给端并未显著收缩。尽管部分钢厂因亏损主动限产,但整体产能释放仍保持高位,供需矛盾未根本缓解。
二、节后钢市的核心驱动因素
需求端:弱复苏与结构性分化
基建与制造业支撑有限:节后基建项目复工带动建材需求,但资金到位进度偏慢,叠加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下滑,建筑用钢需求仍疲软。
出口承压:2025年钢材出口预计同比减少约1000万吨,受海外反倾销及美国加征关税影响,外需对钢价的支撑减弱。
成本端:原料价格下行拖累钢价
铁矿石和焦炭价格持续走弱,2025年铁矿石均价预计同比下跌13.6%至95美元/吨,焦炭价格也因供需宽松维持低位,成本支撑减弱导致钢价中枢下移。
废钢市场资源偏紧,但钢厂补库需求仅阶段性释放,价格提涨空间有限。
政策预期与市场情绪博弈
市场对宏观政策(如降准降息)仍有期待,但资金传导至实体经济的效率存疑,短期情绪面可能推动钢价波动,但缺乏持续上涨动力。
若限产政策进一步明确(如区域性减产加码),或阶段性提振市场信心,但需警惕“预期落空”后的回调风险。
三、节后钢市走势预判
短期(五一后1-2周):
震荡偏弱:当前市场处于“弱现实”主导阶段,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叠加库存去化放缓,钢价或延续震荡偏弱格局。
阶段性反弹机会:若节后补库需求集中释放,或限产政策发酵带动市场情绪,钢价可能出现短暂反弹,但上方空间受制于供给压力和成本下移。
中长期(二季度末至三季度):供需矛盾深化:粗钢产量若未有效压减,叠加出口下滑及内需疲软,钢价中枢可能进一步下移,预计全年螺纹钢均价同比降幅收窄至3%-5%。
行业转型压力:政策推动产能整合与绿色转型,高能耗、低效益产能加速退出,行业集中度提升或为钢价提供长期支撑。
四、企业应对策略建议
生产端:钢厂需优化生产节奏,优先保障高毛利订单,减少普通钢材产能,并布局短流程炼钢以降低碳排放。
贸易端:关注区域价差变化,利用南方资源补充北方限产缺口,通过套期保值对冲价格波动风险。
库存管理:保持低库存策略,避免高位囤货,重点跟踪基建资金落地进度及地产政策变化。
总结
节后钢市能否好转取决于限产政策实际落地效果与需求复苏强度的双重验证。短期内市场或维持震荡偏弱,但若政策端释放明确减产信号或需求超预期回暖,钢价仍存阶段性反弹机会。中长期来看,行业需通过供给侧改革与需求结构优化实现供需再平衡。